“灵活就业”成襄阳企业用工新形态
[2022-09-04]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通讯员 汪剑 沙鸿
“2022年2月18日,入账金额2592元。”
2月19日,23岁的苏懿凯看了看手机短信。2月7日至18日,他在襄阳高新区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打工12天,这笔钱是他的劳动报酬。
近日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襄阳多家制造企业调查发现,“灵活就业”成为用工的新形态。
生产一线30岁以下青工仅占10%
2月16日15时,当记者来到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公司时,综合管理部部长赵生强正忙得不可开交。公司主营铝合金铸造加工,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。
“这次计划招200人,想补充一些年轻人。”赵生强解释,公司实行白班夜班“两班倒”。显然,身强体壮的年轻人更能胜任。
但是,30岁以下应聘者占比不足10%,25岁以下基本没有。“即使年轻人来了,流动的比例也很大。”赵生强说。
襄阳中基创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新能源电池设备,一线工人约180人,30周岁以下仅21人。“我们真心希望年轻人充实到一线员工队伍,但年轻的求职者屈指可数,而且多数呆不到一年。”公司总经理宋玉平说,今年已招工35人,30岁以下求职者仅3人。
重庆日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主营汽车座套,需要每天在生产线上穿针走线。“目前有一线工人近300人,绝大多数为40周岁以上的女工,30周岁以下的男工占比仅有5%。”公司副总经理梅传海介绍,今年很想招一些年轻人。
接受采访的5家企业大抵如此,在生产一线,30周岁以下青工占比都在10%左右。
招“零工”成为新选择
企业需要身强体壮、精力充沛的年轻人,但许多年轻人不喜欢长期在生产一线重复劳动,“灵活用工”让双方找到相交点。
《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(2022)》蓝皮书显示,2021年中国有61.14%的企业使用灵活用工,比2020年增加5.46%,企业热衷用零工扩大用工规模。
接受记者采访的5家企业,都使招过“零工”。
美利信公司春节前接到新订单,马上招“零工”100余人,春节假期不休息,大干40天,顺利交付订单。还有中基创展公司,大年初三开工,招“零工”20余人,全力完成新订单。
“零工”让企业很满意,一方面完成订单、收获效益,另一方面还能降低企业成本,既能快速解决“旺季差人”的燃眉之急,又能降低“淡季养人”的成本问题。
有些年轻人也愿意打“零工”。
21岁的宋一鸣春节前在建筑工地打“零工”20天,收获6000多元薪酬。他说:“我能吃苦受累,但业余爱好广泛,对时间自由度要求高,不希望长期被条条框框束缚。”他的理想工作,是可以满足个人时间分配的需求,同时能够提升个人能力,而不是机械式重复劳动。
在一些年轻人眼中,打“零工”也在为今后自主创业打基础。前文提到的苏懿凯,从2021年大专毕业后,在汽车4S店当过修理工、在汽配企业干过“两班倒”、在建筑工地送过砂石,他的想法是多接触一些行业,然后选择一个方向自主创业。
为年轻人创造更好就业环境
2021年初,我省出台《关于鼓励和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从18个方面支持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,对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报酬、合理休息、社会保险、劳动安全等权益作出明确要求。
襄阳市劳动就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灵活就业是一种全新的、重要的就业形式。我们鼓励支持企业招纳年轻人就业,希望企业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,为年轻人搭建更稳定的劳动关系,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大军。”
为了吸引年轻人加入,企业在努力改变——
提高福利待遇。以2021年为例,襄阳市上述企业一线员工年收入在8万至12万元之间,超过2020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人均工资57727元。
改善工作环境。有的企业安排食宿,家电俱全;有的企业配有健身房、娱乐室;有的企业还设有下午茶。
畅通晋升渠道。中基创展、重庆日发都表示,公司中层干部大部分来自于一线员工。
他们都希望,生产一线能有越来越多的青春面孔。